中新网西安12月7日电 (张一辰 李一璠)“由于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仲裁面临不可回避的挑战,为此,企业界、律师界需要快速成长,熟悉掌握国际仲裁制度和实践的发展,妥善应对不利的因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7日表示。
当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吸引了海内外法律界、工商界人士共同参与。本次对话会以“国际商事仲裁助力‘一带一路’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投资环境、有效解决跨国商事争议,推进中国涉外法治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为陕西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助力。
7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李一璠 摄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雷江声在致辞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陕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对外开放的窗口不断扩大、陕西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的前景更加广阔。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虎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涉外海事仲裁”主题演讲中透露,2023年截至11月30日,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新受理案件1098件,其中涉外案件33件,涉港澳台案件23件,案件涉及境外当事人39个。
会上,发布了《企业涉外交易的争议解决以及法律适用示范条款》2023版(以下简称:《示范条款》)。据悉,《示范条款》积极引导企业优先通过协商、调解等非对抗性争议解决方式化解纠纷,注重促进调解与仲裁、诉讼等争议解决方式相互补充、有效衔接,为企业拟定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条款提供有益参考。
7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李一璠 摄
与会嘉宾还围绕“一带一路”仲裁热点问题、知识产权与多元化纠纷解决、能源转型与国际仲裁等展开专题研讨。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需要诸如调解仲裁、人民陪审员、技术调查官等支持,来形成合力,进而完善保护机制。”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姚建军表示。
据悉,本次对话会由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共同主办,由陕西省贸促会、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局具体承办。(完)
中新社香港12月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和沙特阿拉伯投资部12月7日签署投资推广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促进两地在投资推广方面的交流及合作关系。
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沙特阿拉伯投资大臣Khalid Al-Falih见证下,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和沙特阿拉伯投资部中国办公室副主任Ayidh Alyami签署该备忘录。
备忘录旨在加强香港和沙特阿拉伯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合作,鼓励双方通过互访、专业知识交流、工作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以及交换商业和投资环境等信息,在促进直接投资领域方面加强双方之间的经济关系。
除了签署备忘录外,香港亦已经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沙特阿拉伯展开正式谈判,双方都有意愿尽早完成谈判。协定旨在保护、促进和开放投资,有助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及增加双边投资流动,推动香港与贸易伙伴构建更紧密的经济关系。
李家超表示,香港和沙特阿拉伯签署备忘录标志着两地在投资推广交流方面的新里程。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投资枢纽。香港会发挥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协助内地和海外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沙特阿拉伯是海湾地区龙头经济体,亦是世界外来直接投资重要来源地,他深信随着签署备忘录,双方在推动招商引资方面将会有更深及更广的合作。(完) 【编辑:邵婉云】